灣仔是我長大的地方,直到16歲那年才搬離這裏。即便如此,在開始思考去創作一個關於灣仔的社區藝術項目的時候,腦子還是會有一個問號—灣仔社區是甚麼?應該按十八區行政規劃劃分,還是按我(們)平常日常生活所談及的「灣仔」來劃分呢?灣仔的界線在哪裡,又從哪裡開始?如果從地理上理解都開始模糊,那灣仔的社區(community)又該從何說起呢?
從自己的印象開始,至少我成長的印象是如此的:除了同一棟大廈的鄰里、住處的保安、店鋪餐廳裡的人、上學路上碰到的同學,我曾經生活的地方充斥著的是陌生人—穿著的西裝或者高跟鞋或許很類似,可相貌卻沒有一個是熟悉的。灣仔於我而言,是一個來去匆匆的地方;如果來去的人比住的人多,那這個社區的社群又應該如何定義呢?
所以出現了一個想法:與其苦思冥想如何定義這裡的人,不如讓這裡的人自己去說話,看看能不能發現些什麼。是對話,也是閒談,不帶目的性,所以參加者們(你們)才會經歷了一個不著邊際、幾乎完全自由的採訪;我想,就像常蒲旺角的MK仔女應該沒有具目的性地討論過如何成為一個MK仔女吧?如果我們有共通點且足以成為一個群體,那麼天馬行空的對話應該也能展現我們的共通性吧,相信由此也能看到一部分的灣仔、灣仔人、甚至香港人?
Comments